「腸道好,人不老」這是常聽到的廣告台詞。人體腸道住著幾百兆的細菌,是全身細胞的十倍之多。而在中醫在調節免疫,主要關鍵是看脾胃運化是否正常,這與免疫機能調控有很大的關聯性,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大約佔了有七成的免疫細胞,良好的免疫力能防止病毒入侵,更能維持身體健康、預防老化。

 

當腸道內好菌被壞菌占了優勢時,就是「腸道菌叢失衡」,並不是只有腹瀉、脹氣這麼簡單的腸道問題而已,還有可能造成許多全身性的疾病。所以重點不在好壞菌,而是如何維持好、壞菌的平衡才是關鍵。

 

我們常見好的細菌有:嗜酸乳桿菌 (A)、比菲德氏菌 (B)、長雙歧桿菌(龍根菌)…等,對腸道可帶來有益的影響,稱之為「益生菌」;而常見壞的細菌有: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…等,這些壞菌都會讓我們生病。

腸道菌叢不對了~相關疾病

一、腸胃不適

1. 腸道黏膜發炎受損:當腸道壞菌過多時,壞菌會產生許多毒素造成腸道發炎、腸黏膜受損,使得腸道通透性變大(腸漏症 Leaky Gut),使得本來不應該進入血液的物質進入血液當中,免疫細胞會將其視為外來敵人,因此啟動了免疫反應,這也是造成食物過敏與自體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2. 脹氣腹瀉:當好菌不足就無法吸附在腸道黏膜上生長,形成保護膜,避免壞菌和雜菌黏附在黏膜上,無法加速壞菌的排除及預防壞菌生長。另外,旅行者腹瀉、抗生素引起的腹瀉,也都是腸道菌叢失衡所導致的。

3. 腸躁症:目前已知腸躁症與緊張、壓力…等神經系統方面有關,也與腸道壞菌有關。

你會想看:秒懂「腸躁症」,有感改善不再被困擾

 

二、免疫失衡

1.過敏: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70%免疫球蛋白抗體聚集在腸道,而腸道細菌則可與免疫細胞「溝通」,當腸道壞菌太多時,壞菌帶給免疫細胞錯誤的訊息,將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及錯亂,因此產生過敏與自體免疫的現象。

2.自體免疫疾病:是免疫系統錯亂去攻擊自己的細胞與組織,而免疫系統的錯亂與腸道細菌提供的訊息有關。

3.私密處感染:陰道益生菌會分泌有機酸使陰道維持在弱酸環境(pH值3.8~4.5),防止細菌在陰道生長。當益生菌減少時,使女性容易罹患慢性發炎。

三、肝臟疾病

肝臟及腸道中存在著所謂的肝-腸軸的密切關係,即腸道血液經由肝門脈系統供應含有激活肝臟功能的成份,而肝臟本身會分泌膽汁到腸管中來發揮其生理功能。因此,腸屏障(gut barrier)在肝臟疾病及其併發症致病中扮演的某種重要的角色。由於腸屏障是病原體及食物過敏原進入腸道的第一道防禦,因此益生菌在腸屏障障礙的維護上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
四、心理失調

腸道是第二大腦,腸道神經系統的複雜度跟大腦差不多,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之間靠迷走神經連結。腸道中的菌會透過腸道神經系統影響大腦中樞的運作,這是「腸腦軸線(gut–brain axis)」的基本原理。目前研究已證實,腸道菌相失衡,與憂鬱症、自閉症、過動症有關。

五、關節炎

美國羅徹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Rochester)關節炎病學研究員Michael Zuscik博士,在骨關節炎分泌的滑液和滑膜組織中,可以偵測到細菌的DNA,這些細菌感染關節處的組織,造成磨損破壞,而活化的腸道益生菌,正可以抑制這些攻擊關節的壞菌,益生菌在循環代謝的過程中,也能減緩免疫反應,讓發炎情形不那麼嚴重。同時,在另一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動物實驗中,也發現腸道益生菌的作用相當於非類固醇消炎劑。

參考出處:退化性關節炎不是「退化」,原來是腸道少了益生菌 | Heho健康

 

誰殺了益生菌?腸道菌叢失衡的原因

一、精製食物 益生菌吃素(蔬果的膳食纖維)、壞菌吃葷(油脂、蛋白質),膳食纖維攝取不足,腸道益生菌沒有食物來源就餓死了。

二、壓力 壓力會抑制益生菌的生長,促進壞菌的生長,甚至減少腸道抗體(sIgA)的分泌。有研究指出,壓力造成腎上腺素、正腎上腺素…的分泌,而這些激素會促使壞菌生長。

三、藥物 過度使用抗生素、胃酸抑制劑,抗生素殺菌是不分好壞菌的,會將腸道好菌壞菌一起殺死。

四、發炎 「發炎」本身就可能造成益生菌減少、壞菌增加,菌叢失調

 

增加腸道益生菌的方法

一、多吃發酵食物

日常的飲食中補充益生菌,可從優酪乳、優格、韓式泡菜、納豆以及味噌等,都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。。

二、多吃益生質

益生質就是益生菌的食物,像是寡糖和水溶性膳食纖維,洋蔥、香蕉、牛蒡、蘋果、大蒜、蘆筍、豆類…等食物都含有益生質。

三、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

洋蔥、青蔥、大蒜、韭菜、牛蒡、蘆筍等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都是腸道好菌愛吃的食物,吃高纖食物要多喝水才不會便秘,「飲食要多樣,才能養出多樣的好菌。」。另外,也要以全穀類和根莖類取代精製的白飯和白麵,這樣膳食纖維才能攝取足夠。

四、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

建議選擇有經過篩選及鑑定的菌株較為安全,並挑選有包埋的益生菌可提高存活率,配方需有添加益生質,最好不要含輕瀉成分(番瀉葉、蘆薈素、鎂鹽、乳糖…等)。

六、多喝水、規律運動、排解壓力

遠離讓壞菌滋長的壞習慣,像是吃甜食、喝含糖飲料、高壓生活。臨床上發現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及壓力下,會使得免疫細胞數量減少,打亂免疫平衡,壓力荷爾蒙及腎上腺素增加,改變腸道菌行為,讓它們變得有侵略性,可能加重腸道發炎反應。

最後感謝您的閱讀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『白衛士-脹氣先生益生菌』由雙博士研發,提供給您最優質調整腸道菌叢秘密武器 https://whiteguard.waca.shop/

益生菌_210218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白衛士生技 的頭像
    白衛士生技

    白衛士生技的部落格

    白衛士生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